比如,希岸酒店的定位是小幸感,宠你开始,奥地利引进的H12定位是Art of Life,喆啡酒店的定位是旅途中的啡凡存在,ZMAX HOTELS的定位是酿造自由。
PATH具备超能,次一级规模的美团、京东、拼多多,以及像联想、TCL这样的先进制造业代表,现在都在为B端客户创造优化成本、优化体验、优化决策、提升效率、提高收入、减少浪费、降低瑕疵等等价值。目前中国大部分企业在二到四的层次,后面两个层次的企业还很少,因为这需要秉持先做强后做大的原则,需要技术背景的领导人耐得住寂寞,做得了冷板凳,需要集中大量人才啃硬骨头(硬科技底层创新)。
牵手PATH这样的服务,实现自身的数字化,网联化,智能化,这是中国几乎所有行业都值得探索的一条强身健体、提质增效路径。联合国总部最近发布的《2019年数字经济报告》显示,美国和中国占区块链技术所有相关专利的75%,全球物联网支出的50%,云计算市场的75%以上。我甚至认为,从营销服务看,如果一家企业和阿里、腾讯完全不搭界,身上没有一点阿里味和腾讯味,就不是一家合格的未来企业。2014年做到第四代技术时,外漏音很小了,我们觉得骨传导技术已经成熟了,所以做了一款新产品。当时他们已经预见,中国经济增速会下台阶,且主要源于内因,只不过在特定情况下外因成为触发或加剧因素罢了。
2000年中国的GDP突破10万亿元,2010年突破40万亿元。以上海地铁为例,上海地铁的高端装备检测、故障维修成本很高,仅维修工就有好几千人,通过对外合作,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能及时掌握车辆运行状态,让维修工提前诊断,夜班、加班的维修工数量降到原来的1/10。现在获取信息,越来越依赖社交化媒体。
产品预测更精准,库存更少,企业的日子就会好过的多。如果我们对经济的信心都建立在房价大涨上,不涨就是不好,这是真好吗?如果中低收入者靠劳动可以生存,但极少积累,很难产生有支付能力的有效需求,而高收入者的消费收入比是不断下降的,这种结构能持续多久?要不要调整? 一旦调整,就有人不适应。一位阿里人告诉我,他正在深耕广东中山的小家电企业,通过数据分析告诉它们,电饭锅里如果能烘焙面包,电子体重秤如果缩小一点面积(中国人脚没有那么大)而增加一个简单测量体脂的功能,产品会更好卖。虽然摄像头都照不出,但内心生长什么,现实中总有迹可循。
在本世纪第二个十年到来之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中国的下一个十年做过认真研究,并推出了《陷阱还是高墙?中国经济面临的真实挑战和战略选择》的报告。上周大视野的主题是,2019是未来十年里最好的一年吗?本文把时间进一步拉长。
那么今后向谁学?学什么?以PATH为代表的平台型、生态型公司就在身边。华为过去30多年服务全球运营商,建了1500多张网络,帮助超过30亿人实现联接,现在正把ICT领域的技术积累和产品解决方案开放给企业,推进实现普惠AI。预计2019年距离100万亿不会差多少,2020年大致在105万亿左右。中国企业不重视基础研究、底层研发,总想着有现成的、快的,组装一下就可以了。
灌水论文发的再多也没用的。事实上,不仅大批知名品牌在和阿里、腾讯合作,很多小企业也被赋能。今天,我们和榜样的差距越来越小,同时还面临着被脱钩风险。我在调研中确实看到,由于结构调整,加上资源配置中依然存在的一些不公平、不合理,以及这两年外部环境的不确定和内部需求的不活跃,导致相当多创业者和企业家遭遇了比以前更多的风雨兼程和酸甜苦辣。
如果能沉下心精益求精,向纵深处开掘,何愁效率不能提高、价值不能攀升? 只要中国企业进无止境,大而强,大而好,大而善,小而美,小而专,小而特,中国经济仍将大有希望。我从PATH身上看到的,是远远领先于中国企业平均能力之上的超能,假如这种超能像水电一样接入经济和社会,会明显拉高经济和社会的智能。
与其说是做酒店的,不如说是创造品牌概念的。以德勤、微软、IBM为代表的跨国企业也把帮助中国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当成重中之重。
从2015到2019这五年,恰是从7到6的五年,和1978-2018年年均增速9.5%左右相比,增长中枢下了一个台阶。第二代把体积做小、功耗降低、音量变大。韶音科技2011年在美国注册的AfterShokz是全球骨传导耳机品牌的翘楚,产品70%在国际市场销售,旗舰耳机Aeropex售价接近160美元仍然销售火爆,在亚马逊的评分达4.4。所以,要害不是出台了多少政策,而是要通过政府改革,使那些便民兴企的政策真正落实到位,不出现肠梗阻、说一套做一套的问题。中国的产业竞争力主要来源于后者。而泛中产人口的诉求比较广,对美好生活的要求比较高,遭遇的压力又比较大,不平则鸣,有很多发声。
2、好工厂(有工艺能力、系统工程能力、质量能保证、有系统运营管理思维)。韶音科技的联合创始人陈皞向我讲述了通过底层创新实现行业领先的过程。
4、互联网思维创新(解决某个用户痛点)。最重要的经验就是品牌先行与品牌细分,即在大致同一个价格区间内,基于消费者的价值诉求和内心喜好,引进或创设不同的品牌,让消费者把钱花在自己喜欢的感觉上。
改革不到位,就会出现非经济的经济下行。2014年做到第四代技术时,外漏音很小了,我们觉得骨传导技术已经成熟了,所以做了一款新产品。
二是以国有经济为主、垄断性较强的非贸易部门(以基础产业为主)与以非国有企业为主、高竞争性的贸易部门(以出口导向型产业为代表)并存的二元结构。压力主要在泛中产人口身上,以及在去杠杆、去产能、去库存中被波及的企业。To B的服务市场正迅速崛起。而社交化媒体的一个特征就是对情绪和偏好的加强(通过互动和推荐),因此,怨气易聚,就算一时和谐了也没用。
我在今年提出PATH(平安、阿里、腾讯、华为)的概念并去了这四家公司采访,深感它们都是世界级创新公司,且都是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时代崛起的。比如,希岸酒店的定位是小幸感,宠你开始,奥地利引进的H12定位是Art of Life,喆啡酒店的定位是旅途中的啡凡存在,ZMAX HOTELS的定位是酿造自由。
我们这样的企业的力量还很小,还谈不上是新功能。中国企业的头脑很灵活,在商业模式、应用性创新方面很敏锐。
我们所做的,顶多是星星之火。第一代技术,仅仅做到让扬声器发出声音。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找到了榜样。5、底层科技突破(为用户提供前所未有的价值,有系统的科技创新、工业设计与迭代能力,产品做到极致)。当然,有些调整本身也需要调整。过去这十年,中国经济启动了市场化、法治化、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大转型,但还没有全面转过来。
平安的智慧人事管理系统不仅有效管理着超过180万员工,已经向外部输出,金融壹账通服务客户涵盖了中国所有主流银行(包括6家国有银行和12家股份制银行)、99%的城商行和46%的保险公司。本质不是政策问题,是政府自我改革问题。
下一个十年会怎样?我有两个基本判断: 第一,中国经济将继续成长,机会还很多,但不再是全域覆盖、全员均沾的机会,更多是结构性的新机会,由创新驱动和能力驱动的机会。我说的这些,并不是什么新话。
各大电商平台的数据都表明,中国年轻消费者是新品控,对新产品(开创一个新品类,如Dyson卷发棒)、新升级(如苹果新系列)、新包装/新营销(如联名款,IP限定、限量款)、新市场(海外引进商品/线上专供商品)有浓厚兴趣。祝中国企业的劳动者,创业者,企业家,以创新之心,坚韧之志,为自己也为中国经济的大未来,探求无尽的生命力。
顶: 21159踩: 6137
评论专区